欢迎光临铜陵市艺术剧院有限公司
当前位置:首页 > 剧院动态 > 剧院要闻

转!来自一位“铁杆粉丝”二刷后的剧评

发布时间:2025-05-06 热度:21

怎一个“美”字了得!

——评原创黄梅戏《汤生与鹂娘》

“情不知所起,一往而深,生者可以死,死可以生。生而不可与死,死而不可复生者,皆非情之至也。梦中之情,何必非真,天下岂少梦中之人耶?”汤显祖在《牡丹亭》中的这段经典之语,道尽了至情的力量。而原创黄梅戏《汤生与鹂娘》,恰似一曲缠绵悱恻、荡气回肠的爱情之歌,令我沉醉其中,观后久久回味,忍不住连看两遍。

  初看时,既要留意剧情,又得兼顾唱词,就如同观看外国经典影片时依赖译文一般,难以全然沉浸其中,总觉得少了些滋味。于是,我又看了第二遍,这次专注于剧情,仿佛观赏原版外国电影,全身心地投入,尽情领略这部作品的魅力。事实证明,《汤生与鹂娘》没有辜负我的期待,它在诸多方面都展现出非凡的艺术水准。

一、扣人心弦的情节:戏剧冲突的精彩演绎

  全剧情节丰富曲折,如同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,徐徐展开,每一处转折都引人入胜,每一个悬念都扣人心弦。汤生看戏时与鹂娘偶然相遇,瞬间一见钟情,此后二人在梦中相会,为这段感情增添了几分浪漫色彩。然而,好景不长,沈巡按禁戏,鹂娘因此被下狱。汤生为救爱人,向好友沈嘉彦求情,却遭到拒绝,两人反目成仇。沈嘉彦在审讯鹂娘的过程中,意外牵扯出自己的荒唐风流旧事,内心受到巨大的良心折磨。陈县令深明大义,巧妙设计救助鹂娘,让她假死。可汤生不知真相,以为鹂娘已死,冒险前去掘坟,结果被官差发现抓进监狱。即便身处狱中,汤生和鹂娘依然在梦中相会。汤生哭灵时,再次与鹂娘梦中相会并结成连理。最终,在陈县令的帮助下,二人成功逃出生天。整个故事一环紧扣一环,充满了悬念和转折,充分展现了戏剧情节的张力与魅力,让观众沉浸其中,随着剧情的发展,或爱或恨,情绪被深深牵动。

  戏剧冲突是推动剧情发展的关键要素,《汤生与鹂娘》在这方面处理得相当精妙。沈嘉彦先是禁演《西厢记》,将鹂娘下狱,而后发现鹂娘竟是自己抛弃的恩人之女,在道德与私欲的挣扎中,他逐渐变得疯癫。这一系列情节形成了强烈的戏剧冲突,不仅推动了剧情的跌宕起伏,还从侧面衬托出汤生重情重义、对爱情坚贞不渝的高尚人格。陈知县则与沈嘉彦截然不同,他仗义执言,不愿与沈嘉彦同流合污,巧妙设计救助鹂娘,两人的行为形成鲜明对比,进一步丰富了剧情的层次。

  值得一提的是,这部剧可堪称铜陵版的《牡丹亭》。它以戏剧家汤生游历安徽铜官府为背景,讲述了一段传奇经历。剧中的汤生暗指汤显祖,创作灵感来源于汤显祖曾游历铜陵的史实。汤显祖在铜陵与铜陵的戏曲作家、诗人佘翘相交甚密,二人多次同游凤凰山,共赏牡丹花。从铜陵回去后,汤显祖便创作出了经典之作《牡丹亭》。由此可见,铜陵为汤显祖的创作提供了素材与灵感,而《汤生与鹂娘》以古装历史题材大戏为载体,不仅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还宣传了铜陵本土地域文化,成为铜陵地域文化的一张亮丽名片。

  同时,这部剧在艺术表现上做到了守正创新,其演出的成功标志着传统戏曲向现代转型的重要突破。演出时,我注意到身旁前三排坐着的都是铜陵职业学院的学生,他们看得十分专注,自始至终都没有人提前离场。这足以证明《汤生与鹂娘》具有强大的艺术感染力,能够让年轻群体对黄梅戏和传统文化产生认同,彰显了戏曲艺术在当代丰富文化板块中的独特价值。剧中巧妙地融入了现代元素,戏词里出现了“Let's go!”“小姐姐”“死人微活,活人微死”等流行语和网络用语,将黄梅戏传统身段与现代舞语汇自然融合,还加入了山东唢呐演奏,剧终谢幕时植入现代流行曲《传奇》。这些元素不仅没有破坏整体的艺术风格,反而与剧情相得益彰。

 二、性格鲜明的人物:精湛演技的生动诠释

  一部优秀的戏剧作品,必然离不开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形象。在《汤生与鹂娘》中,每个角色都被塑造得栩栩如生。

  男主角汤生英俊潇洒、风流倜傥且才华横溢,他热爱戏曲艺术,对功名利禄无心追求。更难能可贵的是,他天真纯粹、至情至性,对待爱情坚定不移,生死相依。为了鹂娘,他不惜委屈自己向沈嘉彦求情,即便好友反目也在所不惜;他甚至冒着死罪去挖坟,这份深情令人动容。饰演汤生的女小生迟晨通过精彩的反串表演,举手投足、眉宇之间都将汤生这个痴情戏圣演绎得淋漓尽致。她的表演洒脱飘逸,将汤生敢爱敢恨的性格特点展现得恰到好处,完美诠释了“情不知所起,一往而情深,为情,生可以死,死可以生”的深情。

  鹂娘的形象令人印象深刻。她千娇百媚、美丽多情,身处戏场却对爱情忠贞不渝。面对汤生,她全心全意付出,即便汤生入狱,她也不离不弃。虽然外表柔弱,但她内心坚强,有着宁折不弯的性格。王丽娟凭借优美婉转的唱腔、细腻的身段动作和丰富的表情,将鹂娘的情感生动地呈现在观众眼前,充分体现了中国黄梅戏表演艺术的独特魅力。

  此外,剧中其他角色也各有亮点。书童憨厚忠诚,可爱幽默;丫环春香机灵乖巧,十分讨喜;陈知县深明大义,尽显正义本色;沈嘉彦则无情无义,虚伪好名。这些角色性格鲜明,爱恨分明,让观众很容易产生角色代入感。我们会为汤生的坚贞、鹂娘的专情和陈知县的正义感所打动,也会对沈嘉彦的薄情寡义感到愤恨,这恰恰证明了人物塑造的成功。就像当年在革命圣地延安公演歌剧《白毛女》时,一位战士因入戏太深,在白毛女控诉南霸天罪恶时,情绪激动一下子站起来拉开枪栓就要向南霸天开枪,多亏身旁的战士拦住。可见优秀的戏剧人物能够引发观众强烈的情感共鸣。

三、丰富多元的美学价值:深度与浪漫的完美融合

  《汤生与鹂娘》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。从思想内涵来看,它与《牡丹亭》一样提出了“至情”说。汤生和鹂娘的爱情超越了生死界限,不受理性的束缚,是对人性中真情实感的极致追求。这种“至情之美”体现了对个体生命价值和情感自由的尊重,肯定了人们追求自由幸福的权利,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和进步意义。

  在表现形式上,该剧充满了梦幻浪漫之美。汤生睡着后,鹂娘一声声“汤先生”婉转感人,他们在三场梦中相会的情节最为动人。以梦入戏是本剧的一大特色,梦境与现实相互交织,打破了时空的限制,让故事充满奇幻色彩,拓宽了古典戏剧的表现领域,营造出一种亦真亦幻、空灵美妙的艺术境界。人生如梦,戏如人生,剧中梦中相会的情节合情合理,毫无违和感,让观众沉浸在这份浪漫之中。

四、韵味无穷的唱腔戏词:传统与创新的和谐共鸣

  《汤生与鹂娘》的唱腔戏词同样令人称赞。它融合了多种风格,既有传统黄梅戏俚俗唱腔的质朴,又有京剧女旦唱腔的优美含蓄、缠绵婉转,是“老腔新唱”的典范之作。这部戏是黄梅戏与枞阳腔多声腔融合的大戏,“多声腔”相互交融,共同奏响,再现了徽班古调的独特韵味。

  戏词更是经过精心打磨,简洁而富有深意,没有丝毫拖沓和冗余。“人值残春蒲郡东,门掩重关萧寺中,花落水流红,闲愁万种,无语怨东风”“芭蕉夜雨,寂寞空庭。翰墨飘香,烛影摇红,千秋故事生笔底,所言不过一字情。”这些戏词优美典雅,充满诗意,尤其是梦中相会和鹂娘在狱中如泣如诉这两段戏词,更是将人物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。整部戏在戏词运用上做到了浅深、浓淡、雅俗之间的平衡,既具有典雅的文学韵味,又不失自然灵动,与人物身份和情境完美契合,让观众和读者能够轻松理解并感受其中的情感。

五、唯美梦幻的舞台呈现:细节打造的视觉盛宴

  在舞台呈现方面,《汤生与鹂娘》堪称一绝。舞台以流动的徽派水墨为视觉基调,布景、道具、服装等设计都极为精致。舞台上的亭台楼阁精巧逼真,花草树木栩栩如生,演员们的服饰华丽精美,共同为观众营造出一个美轮美奂的梦幻世界,极大地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和视觉冲击力。

  灯光设计也十分出色,时而典雅温馨,时而幽暗深邃,能够根据剧情的发展和人物的情感变化进行巧妙切换,很好地烘托了气氛,衬托出人物的心境。音乐采用现场演奏的方式,演奏区域设置在舞台两边,观众不仅能欣赏到美妙的音乐,还能看到演奏家专注的表演,这种近距离的呈现方式更具感染力。而且,演奏家们还巧妙地参与到剧情之中,成为演出的一部分。道具的设计也别具匠心,每一件道具都不是多余的,都有着其特定的意义,可见在细节打磨上花费了不少心思。

  当然,金无足赤,人无完人,这部剧也存在一些小小的不足之处。比如陈县令的形象塑造稍显勉强,人物性格的发展和转变不够自然;汤生与伶人相爱这一情节,本可深入展现封建礼教对人的束缚,从而引发更深层次的思考,但剧中并未充分体现;鹂娘因唱《西厢记》获罪这一情节,说服力还有待提高,对于她受迫害背后的时代性和社会性挖掘不够深入,如果能从她受封建礼教迫害却具有叛逆精神的角度来表现,或许会让剧情更具深度和社会意义。不过,这些小瑕疵并不影响整部剧的优秀品质,《汤生与鹂娘》无疑是近年来市艺术剧院黄梅戏创新的一部精品之作,犹如一颗璀璨明珠,在戏曲舞台上散发着独特光芒,值得观众细细品味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程拥军 2025.4.28